close

眼窩骨折是一種常見但容易忽略的顏面骨折,尤其在車禍等強力撞擊事故中。即使外觀沒有明顯外傷,眼球移位所導致的複視問題依然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。許醫師這篇文就要分享一位中年男性因車禍導致眼窩骨折的案例,當時是如何利用先進的內視鏡及導航系統,成功修復眼窩骨折並解決視差問題。

(新聞報導: 中年男車禍,沒外傷但視物有疊影,原來是眼球軟組織位移,1技術解決視差問題)

眼窩骨折可能導致眼球位移而引發複視問題

 

眼窩骨折造成眼球位移的隱藏危機

眼窩骨折其實並不罕見,通常都是受到外力撞擊所造成的,但在某些狀況下,患者受到撞擊後當下沒有明顯外傷,但幾天後開始出現腫脹瘀青或劇烈疼痛,甚至連看東西都變得不清楚,出現疊影視差的問題!其實這些都是眼窩骨折的徵兆,但因為沒有外傷的關係,眼窩骨折在初期很容易被忽略。

眼窩骨就像是一個托住眼球的盤子,一旦眼窩骨受撞擊而底部骨折,眼球和軟組織失去支撐就會向下掉,導致眼球活動受限並引發「複視」的問題。不久前許醫師剛收治一名剛出車禍的中年男性,他在車禍後雖然沒有明顯的外部傷口,但眼周腫脹瘀青,向下看時有疊影,當下判斷有眼窩骨折的可能性,果然經電腦斷層檢查後,發現左邊眼窩骨碎裂,眼球軟組織已向下壓迫,必須儘早進行手術復位固定。

在手術前有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精準定位,過去沒有醫療導航技術,醫師只能憑感覺將眼窩骨復位至原來的位置,很難完全避免可能造成左右眼球的高度不一的情況;如今醫師經過精密的電腦斷層掃瞄後,再運用數位模擬軟體依沒有受傷的該側眼窩骨進行鏡像翻轉,精準判斷出患者受傷前的眼窩骨位置,避免發生術後兩側眼球高度不同的問題。

 

下眼窩骨折可從上顎進入手術,術後臉上不留疤痕

(Image by Freepik on Freepik)

 

新式眼窩骨折手術:內視鏡與導航系統的應用

以往傳統眼窩骨折修復手術是從下眼瞼進入操作,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能避免臉部留下疤痕,但缺點就是患者在術後的腫脹會持續至少3-5天,恢復期比較難熬。在這次案例中,許醫師採用新型手術方式,我只需從患者的口腔上顎處打個1公分的小洞,使用「內視鏡」器械順著鼻竇的空腔直達眼窩底部,先將移位的眼球和軟組織推回到正確的位置,再植入人工骨來代替骨折破碎的眼窩底骨,術後患者的複視問題也順利解決了。

因為手術切口在上顎,離眼窩其實是有一段距離的,內視鏡器械要怎麼抵達正確位置並精準復位眼球與軟組織?靠的就是「導航系統」的輔助!依照術前的數位模擬軟體規劃出的眼球復位位置,導航系統可在手術中指引醫師抵達預先設計好的位置、完成精準的複位。內視鏡結合導航系統的應用,術後臉部也不會留下疤痕,腫脹時間短,患者恢復較快!

 

內視鏡結合導航系統的限制

內視鏡結合導航系統的手術方式為眼窩骨折的修復提供了新的選擇,但很可惜並非適用於所有眼窩骨折的患者,如果是「雙側」眼窩骨都有骨折的情況則未必適用;另外一個情況是如果眼窩骨周圍也出現破損骨折的患者,從上顎切口進入的手術方法也不適用,因為這方法主要針對眼窩「底骨」骨折的情況做復位修復,以上的情況都需要另外評估選擇合適的修復方法。

眼窩骨折是顏面撞擊後常見但易被忽略的傷害,但通過內視鏡和導航系統的先進技術,修復手術可以更精確地進行,減少術後併發症和腫脹時間,視力異常或複視問題也能順利解決。提醒如果顏面撞擊後出現瘀青腫脹和視力受損,應及時就醫檢查,儘早進行恰當的治療。

 

▶預約諮詢:https://m.me/omfs.hsu

▶你可能也對這些文章有興趣: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許博智醫師 的頭像
    許博智醫師

    口腔顎面重建專家 許博智醫師

    許博智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