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頸癌是指發生於鼻腔、口腔、喉嚨、咽部、頸部等頭頸部位的惡性腫瘤,由於頭頸部位是人體呼吸、消化、聽覺、嗅覺等重要器官的聚集區域,因此頭頸癌會對病患的身體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。如果你對頭頸癌還不是很了解,許醫師先從屬於頭頸部的相關構造開始說明:
頭頸部的構造及功能
鼻腔:鼻腔前方由鼻孔開始,向後與鼻咽部相接,可以過濾空氣中的灰塵,可說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線。
口腔:其實嘴唇、黏膜、牙齒牙齦、上下顎、舌頭,這些都屬於口腔。除了進食和說話以外,口腔也是備用的呼吸道。
咽:可以細為鼻咽、口咽、和下咽三個部分,鼻咽主要作為呼吸道;口咽則是口腔和鼻腔的交接處,既是呼吸道,也是消化道;下咽則負責把來自口咽的食物送入食道。這整個咽部有非常多的淋巴組織,是自身免疫防禦非常重要的部位。
喉:包含俗稱聲帶、氣管的區域,保護呼吸道、輔助吞嚥,主要功能還是在發聲。
頸:頸部布滿許多神經、血管、以及呼吸道或消化道,這裡也有人體分布最密集的淋巴管腺組織。
唾液腺:雖然唾液腺可算作是頸部的構造之一,但它主要功能為澱粉消化功能、抗菌及保護黏膜。
頭頸癌的主要成因有哪些?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?
頭頸癌的發病率逐年增加,成為全球重要的健康問題之一。頭頸癌的成因很複雜,其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. 吸菸、飲酒、檳榔
吸煙、飲酒、嚼檳榔是頭頸癌的主要風險因素,有統計資料顯示,罹患頭頸癌的患者中,有超過75%的人有上述習慣,主要是因為長期吸菸或大量飲酒、嚼食檳榔會導致口腔和喉嚨組織的損傷,增加癌症病變的機率。根據過去研究,如果同時有上述三項習慣的民眾,罹患頭頸癌的機會是一般民眾的123倍。所以儘量戒除抽菸、咀嚼檳榔及飲酒習慣是避免罹患頭頸癌最好的辦法。
2. 病毒感染
病毒感染也是頭頸癌的主要原因之一,包括人類乳突病毒(human paillomavirus)和EB病毒(Epstein-Barr virus),人類乳突病毒常感染表皮與黏膜組織,而產生多樣的病變,尤其易產生口咽癌(oropharyngeal cancer),性行為、口交是最主要的傳染途徑;EB病毒則容易造成鼻咽癌,主要是口腔接觸感染所造成。所以,接受HPV疫苗注射是可以有效降低罹患頭頸癌的可能性。
3. 飲食習慣
飲食中缺乏蔬果、維生素和礦物質,長期大量攝取高油、高鹽、高糖等不健康的食物、或是醃製品、煙燻物、豆類發酵物,都可能增加頭頸癌的發生風險。
4. 遺傳因素
遺傳因素可能也會影響頭頸癌的發生,但這因素罹癌的機會較低,學術界仍在尋找變異的基因。
5. 環境因素:
長期暴露在有害物質(例如硫磺、鎳或石棉)和輻射等環境中,也會增加頭頸癌的風險。
總結來說,頭頸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,吸菸、飲酒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、病毒感染、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都可能導致頭頸癌的發生。頭頸癌的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,自覺高風險族群的人建議定期檢查,及早發現和治療頭頸癌,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風險。
▶預約諮詢:https://m.me/omfs.hsu
▶你可能也對這些文章有興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