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藝人張愛雅因為長期受暴牙和發音障礙所困擾,決定接受正顎手術,術後也上節目大方分享手術經驗,他曾透露手術留下的後遺症,就是即使術後過了一年,下巴和下唇仍然感到麻麻的、感覺也變遲鈍了。張愛雅碰到的問題也是許多考慮接受正顎手術的人最常提出的疑問,這種後遺症究竟是怎麼造成的?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?許醫師這篇文章就來好好說明關於下巴麻痺的後遺症,幫助大家充分理解並降低焦慮感。
正顎手術下巴麻痺後遺症的主因
張愛雅在正顎手術術後感覺下巴、嘴唇發麻、或感覺變遲鈍,主要是因為在手術過程中傷到了「下齒槽骨神經」的關係!下齒槽骨神經是負責我們下顎部位感覺的主要神經,它從下顎骨的後方(靠近耳朵)延伸至前方(靠近下巴),就分布在下排牙齒和下唇周圍,掌管著下排牙齒、牙齦、下唇和下巴這整個區域的感覺,若在手術過程中如果不小心傷到它,便會導致手術後出現麻木或感覺遲鈍的後遺症。但偏偏在正顎手術中,我們一定得對下顎骨進行切割和移位,無論是縱向把下顎骨切開、或是進行下顎骨角削骨,得走橫向把骨頭切除,這些操作都極有可能影響到下齒槽骨神經。
醫師如何避開下齒槽骨神經?
在正顎手術中,為了降低傷及下齒槽骨神經的機率,醫師需要具備豐富的解剖知識和手術經驗,手術前,醫師也需要仰賴精密的設備仔細評估患者的下顎骨結構,利用電腦斷層掃描輔以3D模擬軟體,來確定患者神經在下顎骨內的位置,進一步計算出切割或削骨的安全範圍,幫助醫師在手術過程中避開神經,減少對神經的損傷風險;手術醫師也需要在切割和移動下顎骨時,避免對神經造成直接壓迫或拉扯,使用先進的手術導航系統,也能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。
(相關文章: 下巴後縮又暴牙,是否要做正顎手術?教你自我評估)
不過有時醫師雖然已經盡最大努力避開傷及下齒槽骨神經,仍可能因為非常細微的拉扯而造成神經纖維的拉傷,這也可能會在術後造成下巴或嘴唇的感覺異常,但這種現象通常只有在術後初期較為明顯,大概在術後三至六個月會逐漸改善!
但也有部分患者在術後超過六個月仍會持續感到麻痺現象,就像張愛雅的情形,這就可能是因為神經受到的傷害較嚴重、或神經自行修復能力較差的關係,而殘存不同程度的麻痺後遺症,這樣的情況的確是無法恢復到如同術前那般的靈敏度。
許醫師在術前一定都會跟考慮正顎手術患者明確溝通,每位患者的解剖結構都有所不同,即使是最有經驗的醫師,也不能完全保證術後不會出現任何後遺症,這是手術得付出的代價。而許醫師能做到的,就是在患者確定手術前做到充分的說明和分析,讓患者了解手術的風險和可能的後遺症,並且維持手術規劃與操作的專業,盡我的努力降低神經損傷的風險。
▶預約諮詢:https://m.me/omfs.hsu
▶你可能也對這些文章有興趣: